※ 引述《freertos (@@)》之銘言:
: 大叔我 快 45 了
: 年後打開 104, 靜悄悄, 都沒消息
: 軟韌體 工程師 幾歲 之後, 公司 人資就比較不考慮?
: 是否工程師生涯 也要到盡頭 了呢?
: -----
先講個重點:我希望30歲以下的年輕人能看到這篇。
個人覺得年齡不是最先會遇到的瓶頸,看了很多40-60歲前輩們的經驗,以及自己的經驗。問題是有沒有經營好自己。
首先,講一下超過40歲,最差的求職型態:
十年以上工作經驗,結果是1-2年的技術深度,連續用10年以上。
例如我是做軟體的,最怕收到40歲,然後經歷都不斷在做沒聽過的公司 web後端+資料庫存取。這個大學生訓練一年就差不多很熟練,竟然一年技術經驗,重複用了10年以上。
我也很怕收到40歲,號稱是AI科學家,AI 專家,結果履歷卻只是在 github 下載個專案來跑一跑。這也是正常畢業生就能做到的。
找工作時,換位思考一下,就知道這樣還不如找個年輕人來工作。
如果你們有機會去收履歷,使用某些公司的產你就會發現,這幾年真的越來越多這種履歷。很多人根本沒打算改善,也沒知覺,如何經營自己的40後職場。
講一下,比較好的狀態:
技術或產品隨著年齡,越做越深,產品線越做越大。
例如我是做軟體的,以web後端來說,你做的購物網站用的技術或架構有沒有越注重,產品的性能,品質。數據量有沒有越做越大,業務複雜度越來越高,分散式系統怎麼做 。商品搜尋或推薦系統,有沒有因為經驗,越做越好。
同樣的104奴隸銀行,為什麼每次到了晚上時點職缺,需要幾秒才能顯示。你身為資深工程師有沒有能力改善?並不是要一個人什麼都懂,而是隨著年資提高,你能不能做一些經驗淺的人,做不到的事情呢。
做一個AI系統,效能或推理速度遇到瓶頸,你是怎麼越做越好的。新功能需要上線,沒有人標注資料時,你是怎麼一步一步推進目標。還是只會跟新人一樣說,這是數據太爛了,別人的問題,我做不了。你的技術做法有沒有隨著經驗累積,與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有些不一樣了呢。而不是像新人一樣,遇到問題只會說:網路上寫,書上寫的,githib下載的程式碼不能用。
如果履歷上能寫出一些這種越做越深,越做越大的經驗,才算狀態比較好的老工程師。
不過,這樣只是中年禿頭工程師的基本功。接下來會遇到的狀況是:
台灣的職場,即使是大公司,許多職缺就只需要簡單的產品或系統阿,根本不需要你那些過度資深技術的經驗。
如果你還傻傻的高姿態,投那些不需要資深技術的工程師,薪資還要資深,當然沒人理你。
這時,你就要思考一下自己的路線了:
目前職場上的超過40歲資深工程師,通常走以下兩條路:
1. 技術管理/技術負責人
技術管理不一定是掛個官位頭銜,可掛,可不掛,甚至面試時可談。在大公司可能是掛資深/主任工程師,或專家,顧問等。也不一定需要打人績效,通常可彈性調整,但是要能指導整個團隊的工程師做事,全權負責某個產品或功能演進。
如果要轉技術管理,現在的市況就是,即使有職缺開出,一定都是找有團隊管理經驗的人。所以年輕時,有相關管理經驗就會多一條路。
所以年輕時,有機會做 team leader 要當成一條練習與後路。
另外,這種資深技術缺,台商都是按照年資與工程師職等敘薪,薪資會綁很死。新創或外商薪資會比較好談。
2.研發單位
台灣/中國/外商的,"真"研發單位,專門做前瞻研究,會發論文與專利的,越是真的研發單位,對高齡職缺越有好。中國機會算多,都很歡迎大齡資深高學歷工程師,我在中國多家公司研發單位,看過年齡50-60還在做的。
這兩年台灣的研究職缺也越來越多的趨勢,例如ASUS, 英業達,鴻海,GG,工研院… 都有研究單位,我以前在工研院時,部門還有超過40的進去。這類型找研究員比較沒有年齡限制,但是很挑學歷/學校/論文,有跨國經驗更受歡迎。所以又回到一個基本的問題,你年輕時有沒有習慣做研究,有沒有越做越深。
3.放低姿態,有總比沒有好。
年輕人不愛的產業,通常對高齡工程師比較有好。以前接觸過的,資訊服務業的接案公司,台北一堆顧問公司,也蠻多40歲以上老員工,能力也一般般。台灣一堆傳統製造業,家電,醫院,財團法人,… 的技術部門工程師可以找找看,薪資真的不高,但年輕人不愛做,機會高一些。
以上是我看到的情況。只說工程師等級的情形,如果管理又有很多不同做法。
科技業很廣,我只能看到一部分的情形。
但我覺得最基本的就是,要定期檢視自己,是否工作都在做一年技術經驗,連續用十年的狀況,你技術能不能越做越深,或影響力越來越大。不去檢視這些事情,超過40歲,真的滿困難的。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12.78.66.101 (臺灣)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Tech_Job/M.1614051319.A.6B6.html
推 yobook: 雖然我是廢文達人,但是推你這一篇! 02/23 11:40
推 iamala: 莫忘世上蠢人多XD 02/23 11:48
→ iamala: 這篇是指引有點實力的 人的明路,但我想是少數人啦。一般 02/23 11:48
→ iamala: 像我這樣普下或是腦袋不好使的人做技術不只不行,還會很 02/23 11:48
→ iamala: 累,遑論一直精進能力了QQ 02/23 11:48
推 bondalin: 對於已倦勤的老RD工程師,大家有什麼轉職建議? 02/23 12:00
→ bondalin: 嵌入式軟韌體的還是不免要一直學新領域背景知識,累了 02/23 12:02
推 erial: 真好心發這篇 02/23 12:04
推 lovecap: 現在很常看到 在某個產業做幾年,轉到上下游就說是專家== 02/23 12:07
→ lovecap: ,只能說大家各自努力,人生是自己的 02/23 12:07
推 yobook: 但是太過客氣,有時候會被欺負! 02/23 12:10
※ alihue:轉錄至看板 Soft_Job 02/23 12:12
推 alihue: 借轉軟體版 謝謝 02/23 12:12
推 moboo: 累了的話你目標就保持工作就好了,不要太逼自己 02/23 12:19
推 cymtrex: 新鮮人路過推 我先存起來 02/23 12:20
→ shooter555: 工程師缺結果收到一些前一份是經理處長的高齡非相關 02/23 12:26
推 moonth66: 在台積EE會保養機台、無塵布IPA擦chamber ,測漏、組裝P 02/23 12:28
→ moonth66: arts,這樣有機會中年轉職更上巔峰嗎? 02/23 12:28
推 sdbb: 跪求內推,原po一定是好老闆 02/23 12:30
推 sqt: 推.能力要廣且深,或深且廣,每年進步 02/23 12:33
推 gn01216674: ===現實是工程師大部分缺10年就技能飽和了=== 02/23 12:36
推 dave123: 年輕人也很多github專案下一下就ai專家了... 02/23 12:46
推 azzc1031: 程式能力應該是常態分配啦,你說的那些人可能就是最普通 02/23 12:53
→ azzc1031: 的那群人,要能高人一等,至少也要在一個標準差以外,這 02/23 12:53
推 getbacker: 有時候會很驚訝廠商對接的工程師年紀竟然只比我小一點 02/23 13:03
→ getbacker: 做事的能力跟兩三年的小朋友差不多 真的是重複兩年n次 02/23 13:03
噓 lpoijk: 產業差很多 我司40都算年輕 02/23 13:28
推 AGATELINK: 除非一直跳槽,不然公司哪來這麼多新東西給你搞 02/23 13:56
→ wellkom: 你自己要在那邊待著做舊東西怪我囉? 02/23 13:59
→ sc1: 雞湯警示:前方含水量高,營養度低 02/23 14:36
推 imjeffreylee: 推 工程師就是一輩子學習 a true mater is an etern 02/23 14:44
→ ppc: 推 你人真好 02/23 16:24
推 inunoya: 只對一半 只對事不對人 終究還是會被人玩 人際關係很重要 02/23 16:41
推 NTU100: 太客氣又嫌你東嫌你西,誰知道老闆哪一天要火人?老闆知道 02/23 16:50
推 jerboaa: 認識寫程式工程師 週末也在上課 02/23 17:05
→ odahawk: 寫單晶片也要從8bit寫到32bit,從單一迴圈到作業系統 02/23 17:10
推 su27: 工程師真的是做到老學到老,我學完halcon換opencv 02/23 17:15
推 a3456777: 上完12小時的班,回家還要做這些事,人生也太痛苦了吧 02/23 18:00
推 Dreamer77: 推. 另外認真的人 要認真替自己想而不是替公司想 02/23 18:03
推 leoyeh: 補充一點,要加強外語雖然是老生常談,但想跳外商是基本 02/23 18:12
推 att409: 推 工程師如果不轉主管,很累啊 02/23 18:48
推 king123: 恩 不熱門反而不用怕 面板設備一半以上都四十幾歲哪有差 02/23 18:51
噓 alcohol49: 這種說教的老人,猶如那些年叫我只要考好試的騙子一樣 02/23 19:11
→ alcohol49: 人生還是在於追尋自我,你定義的成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02/23 19:12
→ alcohol49: 因為 30 歲以下就要比別人更努力這種觀點無法認同 02/23 19:20
推 yiting428: 笑死 怎麼一堆憤世嫉俗噓 難怪一堆中小企業烏煙瘴氣 02/23 19:36
推 EeePC901: 我兩個主管都4x也是照跳外商EE 所以年紀不是重點 02/23 19:45
推 fq613: 優質分享 02/23 20:36
→ F1239810: 40歲當然是做主管啊...還寫什麼軟體 02/23 20:44
推 drajan: 做主管然後被下面的幹爆又被上面的幹爆? no thanks 02/23 20:50
→ link5566: 就算是醫生也是要固定進修 何況工程師 02/23 21:16
噓 pqbd: 這不太行... 02/23 21:44
推 fanix21: 這要看公司需求什麼,只要後台撈資料就夠的公司其實太多 02/23 21:49
推 amotea: 所以35歲看到沒有當到主管可能 果斷離職考公營才是正解 02/23 22:39
推 r3321: 好文 真棒 02/23 22:46
→ GGing: 很多大公司有技術的反而升不上去當老闆,因為升了沒有人 02/23 22:46
→ GGing: 可以取代你呀!剩下都是一堆廢物而已...所以不會技術會嘴 02/23 22:46
→ GGing: 砲跟包裝才是王道! 02/23 22:46
推 efiefi: 看著看著就流眼淚了..... 02/23 23:13
→ ai8051: 你應該是個主管或老闆,嘴砲的遜咖是有,但要像你講的技術 02/24 00:11
→ ai8051: 成長到這樣,應該不是簡單投你公司當普通工程師而已 02/24 00:12
推 laiko: 第3 點超中肯和實際! 02/24 00:29
推 auva: 難怪系統廠流動率高 02/24 09:13
推 FeO: 推efiefi大,我30歲但是也被這篇文打醒了的感覺 QQ 02/24 14:21
推 sam927: 大推。在某產業過過水跳到上下游的人才是真強者。因爲可 02/24 19:36
→ sam927: 快速學習別人花好幾年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知識。可笑的是, 02/24 19:36
→ sam927: 大部分40歲以上的人都愛酸這類空降部隊,也不檢討自己爲 02/24 19:36
噓 s942816: 講了一堆跟沒講,中國經驗也當外商 02/25 05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