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位陣列天線的基本單元是偶極天線,主動式是每一個T/R都對應到最基本的單元,而不
是經過最後放大裝置,再把能量分配出去。
越多T/R相對應對於波束控制能力通常是越好,因為可以透過不同相位差的電流控制空間
中波印亭向量方向,對於基本單元設計各廠家有不同設計,天線的極化方式有不同考量,
基本上高功率的陣列天線只靠氣冷是不夠,對於搜索雷達還可以靠脈波壓縮來偷吃步,所
以發射功率不高,但可以藉由拉長發射脈寬來解決。
可是追求精確解析,非常在意目標反射點資訊,需要看到細微目標,那麼就得拉高功率,
發射脈寬越短也意味有更高的頻寬,雷達關鍵的技術還是內部機櫃處理器,DSP處理的能
力才是關鍵。
對於使用點目標分析,傳統的RCS分析法,就只能拼功率,你把所有東西都算成一個點就
沒什麼意義,可以做的事當然也限縮,不同目標種類都有有其特性,也不是所有目標在光
學區會有最好效果,有些目標在共振區反而比光學區來的好。
除了戰術、戰史文章在軍武雜誌有意義,武器分析評比覺得沒太大意義,看看那些文章,
軍武參數最好會知道,不了解設計本質,跟應用場景就說好不好太武斷了。
另外在網路世界要說別人爛,得明確說出為什麼,不然只會被人寫資料認真反駁。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42.72.148.25 (臺灣)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Military/M.1606393487.A.779.html
推 mikechang: dsp是雷達能做成ISAR/SAR的重點之一嗎?能做成ISAR11/26 22:49
為啥要做成ISAR或SAR,這對需要即時性處理很不具優勢,因為計算量龐大,識別目標做
成圖像,再用影響識別技術處理太慢了,或許你受到啟發類似自駕車影像學習、識別,利
用捲積神經網路對成像做快速壓縮,但這目標對處理氣燃式目標、彈道飛彈不適合。
收進來的複數訊號就包含目標特徵,先成像在處理太浪費時間了。
數位訊號處理能力很重要啊,不然你怎麼處理天線收進來的訊號,萬一發射端能力有限,
這時後端的處理就是非常重要。
怎麼產生發射訊號的波形,也是屬於廣義上數位訊號處理能力。
推 ejsizmmy: 快速而且專一的計算,DSP還是最強11/27 00:08
FFT的工作就是專門的FPGA來做。
→ ejsizmmy: 總體而言DSP設計能力還是很重要,眉角之外還有研發11/27 00:09
→ ejsizmmy: 問題點是,臺灣不是買IDEA就是抄11/27 00:10
給錢好辦事,不會當然先模仿,最終想要好的人就請開好薪水,研發這種事就是拿人、拿
錢、拿時間換出來,沒有捷徑。
老美強大,也是砸出來,很現實問題,多少資源做多少事。
※ 編輯: airforce1101 (42.72.207.61 臺灣), 11/27/2020 01:35:37
※ 編輯: airforce1101 (42.72.207.61 臺灣), 11/27/2020 01:48:08
推 mikechang: FPGA還有個優點是開發成本都讓廠商攤掉了,RFSoC有 11/27 02:21
→ mikechang: 機會讓ESA更便宜,畢竟是市面產品。運算力耗工還是 11/27 02:21
→ mikechang: ASIC有機會比較強,只是彈性就很小,成本也很高 11/27 02:21
推 innominate: FPGA的好處就是好改,但就是慢,就算要保留一定程度 11/27 11:57
→ innominate: 的彈性,也會把一些常用的DSP instructions 做hardw 11/27 11:57
→ innominate: 5G基地台設計我不清楚,我知道的是華為的AAU裡面DSP 11/27 19:33
→ innominate: 是用7nm的天罡來處理,還是你有更多的資料我能看看 11/27 19:33
推 innominate: 華為那顆FPGA是做interface protocol 11/27 19:54
→ innominate: AAU的DSP不是用FPGA,我們之前測過賽靈思那顆,thro 11/27 19:56
→ innominate: FPGA只是用來增加彈性,基礎instructions一定要硬化 11/27 19:57
推 MartianIT: 難道A-4也有申裝FPGA和DSP!? (樓上好人鷹) 11/28 05:14